你的位置:一分钟快3大小单双计划导师 > 一分钟快3大小单双计划导师介绍 >
对越反击战时,刘伯承、粟裕尚在,中央为何选择许世友挂帅?
发布日期:2024-12-22 08:16    点击次数:123

1979年2月17日,桂、滇边境,一支矫健的军旅在密林中穿行埋伏,伺机而动,漫山盎然的绿意压不住心中的红色。

这是十几年前那场令人惊魂动魄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一场正义之战。

而在这之军旅最前端的领头挂帅之人,不是当时威望很高的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军神”刘伯承,也不是同样呼声很高、开国十大将军之首的“战神”粟裕,而是出乎所有意料的的一位上将——许世友!

纵观当时国内军事现状,在国民看来,其实有很多看起来比许世友上将更为合适且更加擅长用兵的人选,毕竟十大元帅尚还有四位健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帅印会给到许将军。

但是中央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必然有他的道理,况且许世友将军的领兵能力必然不差,但原因究竟为何?且听笔者为诸君慢慢道来……

壹 争端·挑衅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前,中国同越南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友好关系,这段义重情长的美好时光一度曾让世界人民相信中越两国友谊地久天长,甚至越南伟人胡志明生前就曾一度以“友谊之光,万事辉煌”为宏愿。

然事总与愿违,1973年,越南开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后,公然背信弃义,打破了对中友好关系。

展开剩余90%

为早日帮助越方早日实现抗战胜利,在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战场上,中国人民曾做出过巨大的牺牲。按道理来说,虽不至于感恩戴德,越方也该对中保持基本的友好态度。

而越南政府在结束抗美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之后,不但没有对中方表示任何感谢,反而在实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政策之后把中国视为其扩张政策施行的主要障碍,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暴力驱逐在越华侨华人,极力恶化中越关系,自毁中越友好长城,甚至觊觎起中国南海的部分领土。

派兵侵占中国南沙群岛6个岛屿之后,越南又不断在两国交界之处寻衅滋事,制造了一系列武装挑衅、流血惨案,自1974年起到1978年,由百余起逐渐发展到了上千起。

贰 决断·出兵

中方再三对越进行了规劝和警告,甚至提出了通过谈判解决两国边境争端。

越方却将中国政府从和平立场出发的主张和态度视为软弱可欺,愈发变本加厉,严重危害了中国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君子先以和后以战,在多次退让无果之后,中方终于忍无可忍,做出了实施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

1927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对全世界宣布了中国关于对越作战的最后抉择。

“我们不要别人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

17日当天,中央政府选派许世友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广西方向主帅,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发起战略进攻。

叁 预见·遗憾

关于选定许世友挂帅出征之事,一切还要从徐向前元帅说起。

徐向前何许人也?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卓越的军事家、领导者——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

十大元帅里,徐向前算是最能打仗的人之一。在解放军55年以前的十大经典战役中,徐向前一人便指挥了四次:苏家埠战斗、反六路围攻、晋中战役、太原战役。

徐向前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头脑,其战功显赫、经典战役的完美指挥,比之刘伯承、粟裕等人甚至可能更胜一筹,原本他可以在军事领域有更多建树,奈何身体在战争中受损严重,多年来病痛缠身使得他错失了很多机会。

建国后,徐向前元帅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愈发感觉到自身的责任重大,奈何病魔桎梏,不能赴命,这使得他心急如焚。

疾病所带来的折磨,并不能消磨掉徐向前元帅的热情。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时期,徐向前元帅便预见了中方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争端中的境况。

所以他早早地开始了准备,每天增加饭量和运动量,不断强健体魄,只为了能够在战争到来之时上阵报国。

可事之遗憾,十中八九。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预见的成为现实时,徐向前将军却又被病痛缠住了手脚,如此一来,是万不能成为那个领军冲锋的主帅了,只得安心养病……

徐向前的身体,一养就是好多年,1958年他才终于正式复出。

在1978年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徐向前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因此成为了建国后唯一一个当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第一副主席这三个最高军职的人。

肆 选择·定帅

当中共中央政府艰难地作出自卫反击的决定之后,关于此役主帅的人选问题,便成了国民讨论的焦点。

那到底该定谁呢?

当时国内呼声最高的,无外乎两位: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和十大将军之首的粟裕。

他们两个,一位是川中名将,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入过苏联伏龙军事学院进修;一位是第一大将,强敌环伺时以游击战扭转战局称奇,淮海战役更是一举“封神”——一个“军神”、一个“战神”——以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才能,无论是谁出战,都足以给越南猛烈的惩戒和打击了。

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先来看刘伯承——

中央决定对越展开自卫反击战争时,刘伯承元帅已经是87岁的高龄。时间最遗憾莫过于英雄迟暮。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奈何老马腿也荒颓,识途却不能归——早年间,刘帅的右眼曾在战争中中过子弹,因此落下了病根,见过之后有一直在呕心沥血地为共和国军队建设日夜操劳,过度用眼后更是导致晚年视力急剧下降,就连日常行走,都得需要人家来搀扶着他才能走得稳妥些。

接着再来看粟裕——

粟裕将军虽然相比较起来要年轻得多,甚至比许世友将军还要稍小些,但其实他的身体状况也不过堪堪比刘帅好上一点点——

这个时期,粟裕将军的身体可以说是很差,他晚年一直都有着头痛的老毛病,却一直找不到病因。

直至1984年,粟裕将军去世时,在遗体火化后,惊现了三枚弹片,这才知道一直以来头痛的原因所在。粟裕夫人楚青看到后曾一度崩溃地哭到昏厥——足足半个世纪之久,这些弹片所带来的头痛之苦,一直在折磨着将军,如何不让她心痛!

热门人选都不能够了,那么还有谁可以呢?

兜兜转转,权衡利弊之下,中央看到了许世友。

许世友早年非常早便投身革命,在领兵打仗这一方面,他有足够多的资历,并且他投身革命以来,一路起起伏伏,邓小平先生对他也是十分熟悉,从某些角度来说,小平同志对他也足够信赖。

而1973年11月,他便因和丁盛对调从南京军区换到了广州军区,至开战时已有5年之久,在广州军区的经历使得他足够熟悉这场战争尤其是在两广方向的对外环境。

同时,许世友也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他的作战方针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稳扎稳打、各个歼灭,不够激进但足够稳妥,虽然没有办法快速收获成效,但能够保证战线的平稳延伸。

故而邓小平主席坚信,许世友上将是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广西方向挂帅的不二人选,从结果来看,许世友任东线指挥官也可谓是历史的选择。

当然,能够让中央坦然作出这个决定的,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许世友他们背后,还有徐向前元帅坐镇!

伍 进攻·胜利

中央决定自卫反击后,徐向前元帅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他精神抖擞地参与了这场对越惩戒之战地指挥和统领,并牵头制定了“大纵深穿插,先围而后歼,速战速决”的战术。

对于这场战争,中央的意图是:“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兵力,摧毁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

战争正式打响后,徐向前元帅,密切关注战势发展,决策部署,参与拟定合适的作战方案。

在徐向前元帅的正确指挥与许世友等人的积极配合下,战争取得了较快进展。

到3月4日,中国军队已经控制了越北地区诸多重镇,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态势——至此自卫还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标已经达到。

1979年3月5日,中央军委下达撤军命令,随后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

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正式落下帷幕……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